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尋訪當代中國隱士

空谷幽蘭

這本書是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所寫的一部關於中國的“尋隱之旅”。他在80-90年代的時候,親身探訪隱居於終南山等地的中國現代隱士,引出了中國隱逸文化及其傳統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表達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贊嘆和嚮往,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希望之旅”。此書配合插圖照片的整合,更展現一股深邃幽美的感染力。照片攝影是由比爾‧波特的同伴史蒂芬•R•詹森,他冒著生命危險,拍出異常優美的風景與令人歎為觀止的文化史料。所謂:「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心靈桃花源,就在這本書一一揭開的﹗

就像作者在此書當中隱約的表達了探尋隱士目地,他除了對中國傳統文化嚮往之餘,更希望揭開這個尋隱文化是否在歷史的長河中被現實給吹殘了? 就如書中所述的一段︰自古以來,隱士就那麼存在著︰在城牆外,在大山裡,雪後飄著幾縷孤獨的炊煙……在我動身前往中國大陸尋訪隱士前兩個星期,在中國台灣有人告訴我,共產黨早就把大陸上的隱士連同真正的出家人消滅光了。然而一個月後,與五個年輕的和尚坐在那個小小的土坯寺廟裡,看著門外綿延不盡的蒼藍的終南山,記錄著隱士們的位址,我只有微笑的份兒了。

這本書就如譯者自序中說,此書有四美︰人物美,風物美,文字美,幽默美。作者的步履開始了,大陸開放以後,他即籌備資糧,捷足先豋,攀上一座座名山聖境,踏尋道人。他的身影在群山雲霧中若影若現的消失了,穿梭在高山峻嶺,古剎梵宇,如詩般的回蕩在心靈的勝境。此書的文字優美,有賴譯者將原著的資料,以中國的文化的情景還原了詩句景色的描繪,讓人讀了以後分外親切。語言像白描一樣,富有生機,而且字裡行間透露著美國式的幽默,常常會令人會心一笑。

風物美。
終南山、華山、泰山、五臺山︰都是中國佛教與道教修行學道的聖境。此書讓人最震撼的是作者描繪了終南山這個地方,由於佛教歷代祖師和終南山的因緣頗深,故有閱讀過程特別親切,如唐道宣和近代虛雲老和尚都在此獲得修行成果的記載。然而作者將終南山定義廣泛的包含了昆侖、終南,延伸到中國與巴基史丹邊境的喬戈裡峰等。終南山可解釋為『月亮山』。傳說中,那裡是太陽和月亮睡覺的地方,在它神祕的群峰中,坐落著天帝在塵世的都城,還有月亮女神的家。於是這裡就成為某些人前來試圖接近月亮的神德和它的力量根源的地方,因而也就成了隱士的天堂。人們來到這裡就像一首詩 “ 獨坐群峰上,胸臆自開張。風拂長松靜,泉響落花香。古道生幽草,梵鐘渺仙鄉。昔人何處去?嵐霧濕衣裳。”它引我們進入古今隱士的心靈秘境。

人物美。
當作者對山中隱居多年的高士作了巡訪,寫下了他們的生活以及人生領悟。那些對話以對答的方式呈現。彷彿我們就在他們身邊聽者他們的對話。而受訪者有包括比丘、尼師與道士。“在整個中國的歷史上,一直就有人願意在山裡度過他們的一生,他們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墾荒,說話不多,留下來的文字更少­­--也許只有幾句詩,一兩個仙方什麼的…”這是這本書的腰帶上面所寫下的一段話,閉上眼睛想像這種境界。人的一生,所追求的是什麼呢?
書的題目很有吸引力,給了我一個很的大腦力激盪和想像空間。現代的隱士會是如何的呢?其實身為出家人,應該對隱居生活覺得很普通,但活在這世紀裏他們像似離我們很遙遠一般,倘若有這種機緣我會去落實這種生活。作者主要以報導文學的方式對整本書進行整合,加上他那文史學習的背景,以實際的田野考察、訪談對話、文學修飾、插圖照片與歷史典故的引用,使整本書的體現,發揮了引人入勝的魅力。

另外則是有關佛教在文革後復興的問題? 此書的專訪中也體現出當時恢復宗教工作的艱钜和大陸落實開放的宗教政策的方向,當時由於人力、財力之不足!僅僅依靠着道人的宗教信念與意志,中國佛教才有今年的發展局面,這是非常感人的一幕。最令我驚嘆的則是有一些隱士,並沒有在文革中脫下袈裟,而且根本不知道何者毛主席也!他們生活簡單,山居生活自耕自給,安貧守道,遠離塵世,但盡凡情。令人不盡想到中國人所嚮往風骨人物 : 諸葛亮與陶淵明。

時代不斷變遷,為何隱士依然在中國人的土地上延續流長呢? 我想這也就是我們應該多思考的 ----- 生命的價值。就像這一句話滑稽的引文 : 沒有森林,就沒有枯枝;沒有枯枝,就沒有木柴;沒有木柴,就沒有茶;沒有茶,就沒有禪;沒有禪,就沒有隱士。隱士的存在就是一個明亮的心「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的意境中,盡情享受山水、遠離煩惱,過着灑脫自在的隱居生活。

作者簡介:
比爾.波特
美國當代作家、翻譯家和著名漢學家。他將許多中國古代的佛教典籍翻譯成英文,在歐美引起了極大的回響。曾經以「赤松」為筆名,將《寒山詩集》、《石屋山詩集》和《菩提達摩禪法》等翻譯成英文出版。從一九七二年起,他一直生活在台灣和香港,經常在中國大陸旅行,並撰寫了大量介紹中國風土文物的書籍和遊記。本書是最著名的作品,曾在歐美各國掀起了一股學習中國文化的熱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