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不自欺的態度---慎獨

面對真實的自己

近來哲學老師黃世明教授,在課堂上特別著重講解東方哲學,尤其是中國傳統典籍:四書。黃老師的課,總讓人若狂若喜的,因為他總是隨手拈來中庸論語易經的第幾句中說了什麼,一口氣就把某段落背出來,而不加思索的講解完畢,又是像網絡超連接一樣和其他經典扯在一起,看了總有點汗顏!其實這也就傳統的「以經解經」的方式而已。因此這門課讓我對儒家的修養學說收益頗多。這裡就和大家分享頗有價值的「慎獨」,其實「慎獨」不僅可以去衡量自己的修行,還可以去觀察一個人的誠實或虛偽,甚至能夠幫助我們看清真實的自己和虛偽的心。

慎獨是儒家具有特色的修身方法,在儒家人格修養中,具有一種崇高的情操。 慎獨最先見於《禮記•大學》和《禮記•中庸》。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慎獨一詞意思,在《大學》中有一句: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簡單來說就是人如果要「意念誠實」,就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如同厭惡污穢的氣味那樣(不要欺騙自己),所以行君子之道,則要能夠獨自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像曾子說的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這也就是一種自我期許,而不自欺的態度。

「慎獨」除了衡量和觀察自己是否具備自律的情節以外,我們還可鑑別身邊所認識的人,他們究竟是君子?還是小人?由於,我們常常會因個人的好惡去取決一個人的好和壞!所以這種主觀(先入為主)的意識,是會讓人陷入許多挫敗之地的源頭,甚至是對真相產生不客觀的一種狀態。也就是說,當人在最隱密的地方時,最能夠突顯一個人的人格。而「慎獨」更可讓我們撇開個人對各種事物的好惡之心,去觀察事物的真理;舉例來說,當我們要去調選一個可以托付信任的人時,慎獨其實就是最好指標,所謂要「觀人於微」則須以平時的日常待人、處世來觀察一個人的言行是否一致?因此,可想而知一個懂得慎獨的人,他是不會只為了表現自己而在人面前偽裝的、虛偽的,就如俗話講的「作戲」啦!相對的慎獨的人格體現,就會誠於中,行於外。

其實,慎獨和佛教的不覆藏也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也可旁通的。在比丘或比丘尼戒經的序中就開示持戒之人「善思念之!若自知有犯(犯戒)者,即應自懺悔……意念有罪,不發露者,得故妄語罪。……欲求清淨者,應懺悔,懺悔則得安樂。」

這就是說明持戒的人,如果覆藏罪過,不肯發露懺悔,一種說妄語的罪行,因為在佛教戒律中,其目的是為了讓人防非止恶,若一旦有造惡犯錯的過失時,是容許人們發露懺悔,而不要去覆藏情過,因為這樣有障礙學道。

在這種行持的過程中,也說明一個正直不虛的心境是人格修養及修道的主要體條件 ------ 不自欺的態度。能夠頂天立地,面對真實的自己,而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所以一個人能夠慎獨而不自欺,人又有甚麼秘密呢?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記得笑!

我身旁的笑容


書架上擺有一本《世界上最快樂的人》詠給.明就仁波切所著,艾瑞克。史旺森/執筆。看到這本書的封面後不盡讓人感受到他所散發出的陽光、喜悅與自信神情,然而更讓人想迫不及待的確是進想去了解他被堪稱為“最快樂的人”的祕訣在哪裡?

其實,快樂不僅在他的臉上而已。在我們的寺院裡,這種宛如陽光般的笑臉,還常常在我的身邊出現呢。他們就像甘泉一樣,不時滋潤了我的心靈,就像在從像冊中傳來一陣陣歡愉的笑聲,讓我們來窺探以下佛門的生活點滴-----笑。

記得要常常張開你的笑臉哦!

我們在上課 (語言溝通學) 時,老師在講義上附有了許多的臉部表情圖。
然後老師問我們;你們會喜歡看見哪一種表情呢?很自然的,我們都選擇笑臉!

你最不想見到怎樣的表情呢?

很自然的反應,大家都很有默契的說;當然是苦惱的樣子!以上兩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也道出了人們普遍的心理需求 ---- 快樂。我們都希望看見“笑臉”因為他象徵了人們心情是愉悅的,何況每個人都想要快樂,不要痛苦!此乃人之常情啊,但是快樂是從何而來的呢?

記得有一位師父很幽默的開示我們說:如果你心情不好,請去拍照吧!如果你心情很好,可多拍幾照片。然後把它們放在一起比一比,你或許就會明白快樂的原因在哪裡了。

燦爛笑容何曾不是一種最美的語言呢,
它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給彼此一種好因緣,
它相似清泉一般,涓涓流淌在你我的心田。
記得要常常張開你的笑臉哦!


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裝滿水的杯子

杯子滿了


水喻二

佛門有一個禪宗典故頗為啟發人心的,故事是說曾經有一位學人自以為學問已經很高了。有一天,他聽聞一人當他面前誇讚一位老實修行,全研禪理的禪師----南隱禪師。這學人聽了以後不以為然,心中很不舒服,就想與禪師比個高下。

於是千里迢迢地來拜訪南隱禪師想與他比個高低。當這位學人見到禪師後,禪師即等訪客坐定,就提起茶壺往客人的茶杯裡倒,茶杯的水滿了,他眼睜睜地看著茶從杯裏滿溢出來,而禪師仍不停地倒,直到茶都溢出來了,學人即告訴禪師說:『杯子地水溢出來了!』

南隱禪師這才停下手來,說:「對啊!杯子的水滿了,就裝不下了!你現在的心,就像這已裝滿水的杯子,再也容不下別的東西,你下次再來吧!」

其實我們也常常會像「裝滿水的杯子」一樣,堅持己見、自滿的,甚至無法聽進別的看法。尤其在學習任何東西或者與人相處的時候,這種「裝滿水」態度,會使我們陷入自我膨脹,自以為是,乃至入寶山而空手歸去。

虛懷若谷的心

不做半桶水 (水喻一)

有一句俗話說,“一桶水搖不響,半桶水響叮噹”。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學會一點點,總是講話最大聲。這種人常會自我膨脹自己有限的所知,因為要掩蓋心虛,總是把話說的很滿、很絕對。就像半桶水一樣發出叮噹響的噪音。

我們僧大裡的圖書館,每每都有老師說自家的藏書比我們圖書館裡的書還多,不盡讓人可想而知,這個可愛的圖書館!一個藏書不多的地方,也就相對學生所能接受的資訊和知識範圍是有限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前些日子我獨自遊蕩到成功大學的圖書館去,館內共有六層,就如一間廣場,應有盡有,上至天文,下至地裡。逛了一整天也無法走完,僅僅是眼前看著四库全書,就足以把我給壓死了!

其實,做學問是涉及到我們所接觸的範圍和視野是有關的。曾有一個朋友來台深造,我問她幾年在台灣是否有到過哪裡走?她即一言以蔽來台不到一年,就走遍了全台。而且更妙的是,他是騎腳踏車環島的呢!如果,我們換成去中國留學吧!他的答案一定會讓人很失望,因為就算對方呆在北京的時間很長,直到變成老北京了,哪幾條胡同也無所不知了。但是,問他到過中國哪裡?他會說走了很多地方,但依然還是很多地方沒走過!所以,環境是會造就一個人的心量和貫性的思維模式的。在大的環境裡,人會覺得自己很渺小,在慢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更顯得不足為道,而人在一個小圖書館裡,三天就把書給翻完了,但在大型圖書館僅是翻書翻了半年也翻不完。一顆虛懷若谷的心很重要,也決定我們具有實學實修的功夫,做一桶盈滿的水,任天地擺動也搖不響。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螞蟻的力量

螞蟻的力量

在動物中,螞蟻是如此的脆弱而渺小呢!其實我們從出身至今,可不曉得無意弄死了多少螞蟻?說到螞蟻,有些人可要發狂了!因為,小的螞蟻,有時在我們的皮膚上緊咬至死而不放!而白螞蟻呢,就連一間房子都可以毀在它們口裡!

螞蟻一直都和我們靠得很近。有時候它們彷彿就像我們人類一面對立的鏡子。它們很小,卻有無比的力量;它們就依靠彼此的團隊與合作,發揮了極有耐力和默默耕耘的精神,這也折射了我們人類比不上的特質啊!

記得我曾參訪過一個禪師時,他說了一個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比喻,也就是如果一個杯用完了不及時洗乾淨,螞蟻就會來。其實禪師所要指的乃是我們這個心,若沒有即時觀照的時候,人們的惰性和懈怠就會很快滋生!而螞蟻的過度勤勞,卻反而是人們討厭的對象了!!?

其實,在生活中你和我一定有這種經驗,因為一時的疏忽就把食物隨手擺放,當我們發現時,這一個食物早已所剩無幾了!所以說,螞蟻也很奇怪,究竟從哪裡跑出來的?就因為這疑惑,我就開始沿着螞蟻們的高速公路去尋找源頭。有時我來到了牆角的縫隙,有時候我來到地板上的一個小洞!它們就如魚貫行的鑽進裡面,說來我總進不到它們的世界似的,更找不到任何源頭。或許它也和我們的心一樣,來無影去無蹤的一樣難以捉摸。

有一次,我就隨手把一些糖果放在膠帶裡,經過許久也沒去碰它了。直到有一天忽然想吃些甜的,就想起了「它們」!當我把膠帶打開時,驚訝的發現糖果竟然都不見了!只看見糖果那外層的包裝膠紙!神奇哉!不可能吧?我心在想,難到是蒸發掉了,溶解了?但應該總有些痕跡可尋吧!可是怎樣也看不到任何跡象,為什麼會剩下空心的膠紙和宛如糖果還在似的模樣呢?經過死不罷休的究根到底後,卻發現了那些包裝紙上有一個個很小很小的洞口,這個洞口也只能穿過螞蟻身軀而已。喔!此時我油然對螞蟻起敬了,因為我無法想像螞蟻們是經過多久時間來偷偷把我的糖果運走的?甚至它們這個工程是有多少只螞蟻集體參與完成的?卻能夠不留一絲痕跡,更何況這些小糖果還是硬的糖果哦!

所以說,勿小善而輕忽,也莫小惡而放任!小的力量,能經過歲月的累計化為強而有力的能量。


糖果都不見了, 只看到外層的包裝膠紙! 看到小洞口嗎?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美麗的過錯

美麗的過錯

人要從錯誤中成長。台灣諺語中有一句話說:“仙人打鼓有時錯,腳步踏差誰人無”。典故是說一個仙人打錯了鼓,錯手劈死了一個婦女!其實一個人的過失往往是因為個人的小小疏忽而犯下了錯誤,或者是一時的大意而了犯錯!其實,錯字很有趣。我把它拆開來看,一個金字邊,還有一個昔字;就如昔日的黃金歲月!錯了,也是一種人生的歷練;錯了,也如同遇到了一次挫折,讓人越戰越勇。

不要怕錯

說實在,我也曾經看錯、想錯、作錯、弄錯、認錯,甚至錯過許多!錯過的是;我那時應該珍惜的人和人生最關鍵的機會,使我在錯誤中更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做錯的是,我的執意孤行傷害了很多身邊的人,讓我更懂得去反省和面對自己;想錯的是,自己先入為主的、自以為是的想法,讓我撞了很多板!才知道三思而行的重要;認錯的是,我不再自欺欺人,更能坦承的面對自己,知過改過。

古人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我們要知道自己那裡有過錯,我們才能夠改過啊!可別因為怕過錯而不去作,這樣就連「錯」的機會都放棄了!記得小學的時候,老師每天給我們的數學習題都很多,而我也很喜歡作數學,所以最好的成績也只有數學,所謂做多錯多,錯多印象越多,這樣的話認識錯誤的地方越高,相對錯的頻率也就越底了! 因為當我們重犯錯誤時,就會紛外留意,以減少錯誤。同時,錯少了,對多了,自信和興趣就自然增加了。
其實,學習語文和牙牙學語也是如此的!就是從亂寫、亂講、猜測和嘗試中得到答案!因為世界沒有一個母親是學了如何照顧孩子,方打算去生小孩的。人也一樣是邊學邊作的,而從不斷嘗試的過程中自我成長。

勇敢面對過錯

然而,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過錯呢?我想就是要勇敢的面對。主要為了減少犯錯,我們必須要常常自我反省、自我覺照,平日要多充實自己和培養自信心,以隨時做好準備的態度面對下一個挑戰。

《六祖壇經》中云「改過必生智慧」一個善知識,若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而不改過,就如在下者。我們要從過失中開發智慧,首先就是要「知過才能改過」。 因為,自己不能了解自己的過失,或在日常生活中無法察覺到自己的過失,又要從何改變呢?所以,時刻察覺自己的行為、語言和思想的過錯,才有辦法讓我們更進一步去實施對策的方法,再經過時間磨練,我們的智慧則能漸漸的開發出來。當過錯逐漸減少了,正確的方向也就在前面等待著我們,這即是從過錯中開拓生命的光輝。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瘋狂擁抱Computer

歸依 Computer

談及電腦綱絡與修行這個話題,心中頗為感觸良多。記得有一次我到禪修中心去掛單,就遇見了幾個大學生也前來習禪,可是他們卻把筆記型電腦一同帶到禪修中心來習禪。用電腦可以禪修嗎?這是不是一個很新的觀念呢?當然,這樣酷的行為,卻引起了禪師一段巧妙的開示,禪師開示前在持誦三寶時,突然以風趣的語氣加了一個;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第四歸依;歸依computer!

我想學佛的人都會有同樣的情況,電腦的魔力似乎一點也不會輸給三寶!其實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態去善用電腦,而不令它誘導我們呢?這是本文想探討的。

認清電腦何為


首先,要來探討電腦及網路的根本用處。普遍上電腦與網路在各種領域都發揮著業務操作的運用,更進一步說明則是處理資料存檔、搜尋資料、傳播功能及通訊,其餘都是軟性的娛樂媒體。當然,也還有許多功能是我們無法觸及的,甚至不會操作的。所以,身為一個學佛者,當然也必須與時代的脈搏並進,不能總是墨守成規、自我封閉,倘若能夠好好利用這種資源,對於自身的學習進度也是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對佛教的傳播也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在使用電腦的前提下,只能鎖定這種態度去把握。

瘋了,我要瘋了……!電腦啊!


我們的僧伽大學裡,住宿是廣舖,住有十個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電腦,學校也提供無線、無限的上網,所以這裡的生活風貌就像一間小公司的辦公司一樣。

有一天,我從睡夢中甦醒過來,心的跳率是異常的急促,睜開眼睛後,沒戴眼鏡的視線是一片模糊的,可是我卻看到一個同班同學對著電腦大聲的笑!然後前面的另一個同學和他遠方的親友透過即時通聊著我聽不懂的語言,而後又有人則在寫信、網上購物、邊吃邊笑的對電腦熒幕啃飯,甚至三五成群談笑風聲,就對著電腦看戲… …!我實為壓制不了心在跳躍了,破口大聲向同學們高嗆著;瘋了,我要瘋了……!大家都被我這麼一叫,空氣中忽然凝結了似的,進入一遍沉靜,一雙雙大大的眼晴目瞪著我。不一會兒,情境又回到那最初,且如此自然的原貌,但打從心裡自我苦訢啊!有誰領會我這一番呼喊呢?只是人們才覺得我有點精神問題。

為了學習的原故,我買了一台筆記型電腦。立下幾項使用原則,其目的就是有克制的使用電腦,我們學佛就是要時刻覺察自己的心念,乃至分辦清楚自已的身口意所處的善惡境界,故我們使用電腦時,不能和一般人一樣缺乏覺照及沒有節制,尤其最大的關鍵問題是要常常提問自己;我現在打開電腦要作什麼?有明確的目的是很重的,它引導我們堅決的去處理這件事。

我想你一定會和我一樣,當你堅決去做一件事時,就會發現一點都不容易!為什麼呢?你是否曾經體驗過本來想打開電腦想作工課,就這樣和朋友聊了半天!甚至本想搜尋資料,豈知就在超連接中,網網相接,被它牽制到沒有沒了的境地!

其實就像我們的心也一樣,當我們的心在想看什麼,所要追逐的情景就牽動我們走向掉舉、散亂的境地!有習禪的人都會明白這一點,就如我們的妄想像流水一般波濤洶湧,不斷的後浪推前浪,至使輪回無息,浪跡生死之涯!因此,我們當以守意止住妄心紛亂,以此前方便,生起觀照的力量去覺察煩惱的根源而息滅之!

當我們把這個原理放到電腦使用時,尤其是網路世界,也有共通之妙!每當我們使用電腦之始,若沒有明確的目標,就如一個沒有目的人遊蕩在街頭,不知去向一般,走到那裡算那裡(掉舉)。

或許說一個沒有經過覺照訓練的人,其人的心念胡思亂想,四處遊蕩,只要他能夠稍作靜觀,面對孤寂,就會覺得無聊!這是因為心裡的那頭牛仍未降伏之故。只好到處壞人家苗(散亂)。

學佛者用電腦網路須知

再換個角度去說,修行人在運用這種科技用品時,應如何令其身心得到平衡?
首先了解一下使用網路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就是我們掉舉心和散亂心,還有攀緣心,這是需要加以謹慎留意。(站在學習專注而講),因為它讓人無法專注一個焦點,心趨於越來越散亂。試問如果有一天電腦壞了不能上網你會怎樣?那種感受課說明,我們都緊緊的被攀緣心所驅使!就如每當打開電腦時,框架上就會跳出即時通來叩上門一樣,人與人之間似乎沒有了距離,但直許多人會給人一種感覺「飛機仍未降落」;人在此,心在彼。

如果到國外深學,還是依然以自己的語言、習慣來國外生活,從然歲月飛逝了,還是白來這一趟的。這也都是網路利弊所賜,我們必須瞭解其方便的用處,是可助親友相互聯繫與關懷,並非製造學習障礙,網路可以助長效率,無可否認的,若不會使用則是毒藥。

不讓電腦牽制我的心


所以小結論是為了避免被電腦網路所牽制,而有害道心,以及消耗時間和精神,把我們兜得團團轉,在此提供一些方法和有關的觀念,祈願以追隨佛道者共勉,
(一) 電腦是要方便完成作業、學習和查尋資料的。
(二) 每當使用電腦前,必須鎖定用電腦的目的,以克服掉舉。
(三) 若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幹擾,
外在因素:即時通、郵件等等。
內在因素:想聽歌、看戲、想上網等等。
(可移除相關幹擾人心的軟件系統。)
(四) 使用電腦需要節制,以幫助學習更加專注。

夜客訪禪

老實修行的感動

幾年的出家生活,讓我很渴望認真的把禪修基礎打好。其實,以往對禪修的認識和體驗都很膚淺。這次難得的機緣可以讓我親近善知識,心理總有歡喜無量的感覺。於東馬的吉蘭丹小山林禪修中心,是我從一位朋友那邊悉知而來的,得知有一個這樣的好地方後,勢必赴一趟方可死心。

住在這裡的師父,其實我並不認識!在想去以前,心理難免有點顧慮,因為在佛教傳承上和生活作息的習慣是稍有點差異的,但是最終還選擇是啟程了。想太多不如行動好了。賣了火車票就決定起程,就這樣憑著網上搜尋得來的少許資料與指示,我來到了小山林禪修中心。當我抵達的時候,真不懂該何去何從呢?因為這裡不像漢傳佛教的道場那樣,有一個明確的「客堂」,所以只好隨著腳步的移進,四周環顧 ,而游神著遠離塵囂的寧靜片刻,眼前就看見一棟房子,沿著山坡邊是一個吸引人注意的大字寫著「EHIPASIKO」(請來看看),另一邊則寫着英文字CAME AND SEE。我明白這個意識,就是請來自看吧。佛陀的教學就是我們自己來試看才知道的嗎。我就在樹下感受這靜幽的片刻之際。霎時,樓宇上傳來了一聲語氣柔和的,言詞清晰的“你一個人來嗎?”,很像等著我來一般的語調,給人是那樣的自然。我當即仰望樓台,原來就是Bhante Javana。我立即回答說,“我上來再說吧。”穿袍搭衣,頂禮了禪師以後,我並沒有說明來意,他只問了我是誰,從哪裡來?稍後,他也再沒有繼續追問我什麼,有點納悶了!或許是我的顧慮太多餘了。雖然簡單的問題,總有一種置身於「打機鋒」的感覺!可是我還是很簡單的回應了,他二話不說就開始和我講解行禪及坐禪的基本功夫,更示範一次給我看,之後才安單。他又如常的拿起了掃把,手中捉住兩支掃把推前移後的,漸漸的在我眼簾中消失了。

這種感覺,給人帶來一種安定的感動,悠然自若,------老實修行人

他就如長輩呵護晚輩一樣的親切,加上他那燦爛的笑容。我就擁抱這個溫和的禪修環境,進入平靜的夜晚了。

禪林心光會發亮

今夜,銀色月光圓滿的獨懸於空中,銀光猶如籠罩了整座禪林,涼風徐徐,月朗晴空。其實,森林裡並非是一片漆黑的,這裡充滿了自然界的生命力:蟬叫聲、青蛙叫、鳥兒聲和流水響,都是自然界最動人心弦的樂曲。在夜裡,這裡開始燃起了光的生動力,在月光下有一只螢火虫在微風吹動飛着,夜裡飄曳著觸人心弦的童心,我很想我去追逐那螢火虫之夢啊。

月光,繁星閃爍。閃閃金光和許多小虫也會發光,它們就在樹下晃來晃去,頗為有趣。乃至有一些落葉其實也會發光的,當落葉經過歲月的風化後,葉子上附了一些微生物,就會閃閃發光,和天上的星星,相映成趣,構畫出一幅夢幻般的意境。

夜了,當我站在樓閣上時,微風輕拂臉頰。我獨自一人就在仰望天際的月色,不盡發現了月亮彷彿移動啊!不是吧。是那天空的浮雲被風吹動!我呢,就宛如一片浮雲隨著漂動在天了。

禪林似乎就因為我的光臨,才掀起這般神秘的舞動吧。眼前又是螢火虫緩緩的、自在的飛啊飛啊。此時的世界,僅剩下我一個人和自己的一顆心,讓自己在這夜裡若狂的飛舞吧,感受這一切吧。我會體會到這是自然界的美。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現代僧伽的省思與責任

為何僧眾安不住僧團?

為什麼現在的出家人無法安住於僧團?又或現代修行者多,而證道者少呢?這道問題,是我來到德林念佛寺後,不斷於腦海中盤旋的議題。前來德林的這些日子,都讓我深思這個問題,原因起於從慈老師送了我一張光碟《現代僧伽的省思與責任》,光碟裡有一分文稿和簡表,幾天以來我就不斷的仔細閱讀,其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深層用意。加上聽聞德進法師那股滿懷熱絡的與分享著他的學佛心得,多次也提到這一個問題!此時,我試著以自己曾親聞的訊息為基礎,再以反方向的思考去探索這一問題。

去年寒假,我們去拜訪了僧大副校長本靜大法師,那時副校長和我們談及台灣佛教的現況。他說現代是經濟型的佛教,佛教學術研究很盛也很有成果,可是卻往往只重視學術,而缺乏實修。另外,於前年我曾參訪趙州柏林禪寺,親近了淨慧老法師,他是跟隨近代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修行的,為禪宗五家法嗣傳人,也是河北佛協會長。他說當時在雲居山當虛雲老和尚侍者的時候,在寺院裡很難見到信徒,因為寺廟裡自己耕田種地,自給自足,和信徒的來往是很少的。

從上面兩位大德的言談中,我們可略有所解,過去叢林生活和現在佛教的差異性!社會變遷,自然影響了寺廟的管理模式!首先,我們可了解到過去和現代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過去傳統叢林的管理模式;寺院多在偏僻山區,地處靜幽,遠離塵囂,所謂天下名山僧佔多可說明這一點;寺院經濟皆為自給自足和擁有自己的產地;管理方面則很少與信徒有直接的互動;叢林是十方道場,非子孫嫡傳的家廟,住持和尚不能收徒。相對的,現在的寺院規模再大也多為子孫關係的寺院;寺院經濟必須依靠自立;寺廟也多在人群集聚的地方,所以必須和護法信徒有直接性的互動,何況目前大部分的寺院,更面對著寺廟大、住眾少、活動多的狀況!

過去傳統叢林
地處靜幽,遠離塵囂
寺院經濟皆為自給自足
十方道場,非子孫嫡傳的家廟
很少與居士有直接的互動 人群集聚的地方

現在的寺院
經濟必須依靠自立
有子孫關係
必須和護法信徒有直接性的互動
寺廟大、住眾少、活動多


在針對僧團所提供的客觀條件下,出家人安住僧團修行的條件大大的被削弱,加上現代是民主自由、資訊化的時代,出家人的選擇條件自然顯得自由多了,這就是從外在條件去論述。

另外,再從解、行去分析寺院的狀況,傳統的叢林多為專宗道場,有著優厚的傳承背景。人們常說宗、教、律、密、淨,這也很明顯的說明了這一點,無論宗門參禪,律宗的戒持、密教的持咒及淨土的念佛等,大部分都是比較重視“行門”的,而只有教下則偏重“解門”。當然,學佛除了要確立對佛法的知見以外,還須有實修的體驗,方能修證自己,斷除煩惱。解而不行,只是一種知識,不是智慧。行而不解,又盲修瞎煉!所以,我們回過頭來看現在的佛教就能夠知道,很多寺院挂上人間佛教的旗幟,卻極為缺乏確立道場的宗風和缺乏繼承傳統的優良特點。因此,行人於道場中找不安心之法,卻常常忙於諸多雜務,加上師徒關係間的思想衝突與矛盾,皆會構成不住僧團的要素。因此,我們再衍生到現在佛學院的教育,也多為偏重解門的,而傳統專宗道場則重視實修。

現在,再從出家人的角度去看這一個問題,我把主客略作分類,主為現在的出家人,客為現在的寺院。先把目前的出家人分為兩類,一類是重視修福的,一類是重視修慧的。當然福慧是必須雙嚴,方可成就圓滿菩提。然而,實事上則有些行人的觀念問題,致使偏重於修福或修慧的狀況。有些道場的建立確實也只重辦活動,接引眾生。但是,一個道場若一味的忙於塵勞佛事,長期下去,住眾心念散亂,安不住心,是自然的事!而有些道場則非常重視修持,道風儼然,但由於時代的因素和眾生根器問題,往往也會出現住不下去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景之下,我試著用一種公式去分析,所會產生的後果究竟如何?

一, 重修慧者住重接眾道場
這種情況則是住不久,因為接眾道場多半會有很多活動!雖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但這並不是學佛者之根本,對於一個重修慧者而言,只會當做培福以資道糧而已。日子久了,還是會選擇離去。

二, 重修福者住重接眾道場
我們不能說,重修福者住在接眾道場比較不好。因為一個修行人在其修行歷程中,關乎其身心發展的元素;觀念與程度、擅長與興趣方面。這種情況,涉及到層次上的問題,於某段時期較為契機,更能為佛教之發展,有著正面的推動和幫助。

三, 重修慧者住重修持道場
這種情況是完美的結合,身心皆能安住,寺院修道風氣盛旺,自然能夠降到最低之人源流動。

四, 重修福者住重修持道場
重於修福者則難免有時會受不了重修持道場的嚴苛規矩,因為重修持的道場固然重視持戒、念佛和參禪。或許雜事不多,就得往內心去下功夫,所以,會覺得無聊!

透過以上的剖析,以過去到現在的佛教情況,修持上的行與解之偏重和修行人的內外條件去分解,構成我們目前的佛教面貌,乃至我們要回應的問題是;為何出家人不住僧團?或現代修行者多,而證道者少?其實,過去的情況是擁有非常優厚的條件以助修行人專心辦道的。而現在佛教,雖然也有前無古人的歷史性開創,但終究未趨於成熟,尤其是宗風的確立與一套完備且適應現代人的管理方式。所以,僧眾不住僧團,更是涉及到佛教會對僧人的管理制度,還有出家者老化:晚年出家者擁有經濟後盾,而自行結社聚眾等問題。同樣的,僧眾的行動規範過於鬆懈及自由,也有其弊端的出現!而過去則多為少小入道,長期薰修佛法,助成道業。現在則不然了!所以證道者少是有其環境條件和修行者根器的因素。

尋訪當代中國隱士

空谷幽蘭

這本書是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所寫的一部關於中國的“尋隱之旅”。他在80-90年代的時候,親身探訪隱居於終南山等地的中國現代隱士,引出了中國隱逸文化及其傳統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表達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贊嘆和嚮往,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希望之旅”。此書配合插圖照片的整合,更展現一股深邃幽美的感染力。照片攝影是由比爾‧波特的同伴史蒂芬•R•詹森,他冒著生命危險,拍出異常優美的風景與令人歎為觀止的文化史料。所謂:「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心靈桃花源,就在這本書一一揭開的﹗

就像作者在此書當中隱約的表達了探尋隱士目地,他除了對中國傳統文化嚮往之餘,更希望揭開這個尋隱文化是否在歷史的長河中被現實給吹殘了? 就如書中所述的一段︰自古以來,隱士就那麼存在著︰在城牆外,在大山裡,雪後飄著幾縷孤獨的炊煙……在我動身前往中國大陸尋訪隱士前兩個星期,在中國台灣有人告訴我,共產黨早就把大陸上的隱士連同真正的出家人消滅光了。然而一個月後,與五個年輕的和尚坐在那個小小的土坯寺廟裡,看著門外綿延不盡的蒼藍的終南山,記錄著隱士們的位址,我只有微笑的份兒了。

這本書就如譯者自序中說,此書有四美︰人物美,風物美,文字美,幽默美。作者的步履開始了,大陸開放以後,他即籌備資糧,捷足先豋,攀上一座座名山聖境,踏尋道人。他的身影在群山雲霧中若影若現的消失了,穿梭在高山峻嶺,古剎梵宇,如詩般的回蕩在心靈的勝境。此書的文字優美,有賴譯者將原著的資料,以中國的文化的情景還原了詩句景色的描繪,讓人讀了以後分外親切。語言像白描一樣,富有生機,而且字裡行間透露著美國式的幽默,常常會令人會心一笑。

風物美。
終南山、華山、泰山、五臺山︰都是中國佛教與道教修行學道的聖境。此書讓人最震撼的是作者描繪了終南山這個地方,由於佛教歷代祖師和終南山的因緣頗深,故有閱讀過程特別親切,如唐道宣和近代虛雲老和尚都在此獲得修行成果的記載。然而作者將終南山定義廣泛的包含了昆侖、終南,延伸到中國與巴基史丹邊境的喬戈裡峰等。終南山可解釋為『月亮山』。傳說中,那裡是太陽和月亮睡覺的地方,在它神祕的群峰中,坐落著天帝在塵世的都城,還有月亮女神的家。於是這裡就成為某些人前來試圖接近月亮的神德和它的力量根源的地方,因而也就成了隱士的天堂。人們來到這裡就像一首詩 “ 獨坐群峰上,胸臆自開張。風拂長松靜,泉響落花香。古道生幽草,梵鐘渺仙鄉。昔人何處去?嵐霧濕衣裳。”它引我們進入古今隱士的心靈秘境。

人物美。
當作者對山中隱居多年的高士作了巡訪,寫下了他們的生活以及人生領悟。那些對話以對答的方式呈現。彷彿我們就在他們身邊聽者他們的對話。而受訪者有包括比丘、尼師與道士。“在整個中國的歷史上,一直就有人願意在山裡度過他們的一生,他們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墾荒,說話不多,留下來的文字更少­­--也許只有幾句詩,一兩個仙方什麼的…”這是這本書的腰帶上面所寫下的一段話,閉上眼睛想像這種境界。人的一生,所追求的是什麼呢?
書的題目很有吸引力,給了我一個很的大腦力激盪和想像空間。現代的隱士會是如何的呢?其實身為出家人,應該對隱居生活覺得很普通,但活在這世紀裏他們像似離我們很遙遠一般,倘若有這種機緣我會去落實這種生活。作者主要以報導文學的方式對整本書進行整合,加上他那文史學習的背景,以實際的田野考察、訪談對話、文學修飾、插圖照片與歷史典故的引用,使整本書的體現,發揮了引人入勝的魅力。

另外則是有關佛教在文革後復興的問題? 此書的專訪中也體現出當時恢復宗教工作的艱钜和大陸落實開放的宗教政策的方向,當時由於人力、財力之不足!僅僅依靠着道人的宗教信念與意志,中國佛教才有今年的發展局面,這是非常感人的一幕。最令我驚嘆的則是有一些隱士,並沒有在文革中脫下袈裟,而且根本不知道何者毛主席也!他們生活簡單,山居生活自耕自給,安貧守道,遠離塵世,但盡凡情。令人不盡想到中國人所嚮往風骨人物 : 諸葛亮與陶淵明。

時代不斷變遷,為何隱士依然在中國人的土地上延續流長呢? 我想這也就是我們應該多思考的 ----- 生命的價值。就像這一句話滑稽的引文 : 沒有森林,就沒有枯枝;沒有枯枝,就沒有木柴;沒有木柴,就沒有茶;沒有茶,就沒有禪;沒有禪,就沒有隱士。隱士的存在就是一個明亮的心「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的意境中,盡情享受山水、遠離煩惱,過着灑脫自在的隱居生活。

作者簡介:
比爾.波特
美國當代作家、翻譯家和著名漢學家。他將許多中國古代的佛教典籍翻譯成英文,在歐美引起了極大的回響。曾經以「赤松」為筆名,將《寒山詩集》、《石屋山詩集》和《菩提達摩禪法》等翻譯成英文出版。從一九七二年起,他一直生活在台灣和香港,經常在中國大陸旅行,並撰寫了大量介紹中國風土文物的書籍和遊記。本書是最著名的作品,曾在歐美各國掀起了一股學習中國文化的熱潮。

生死無懼的探討

生死無懼的探討



往生者留在世間的痕跡-往生牌位



前言

生死學是一門很廣的學科,涉及的範圍包含人們誕生到這個世間後至死亡所面對的種種問題研究。從死亡的無常性;乃至外在的天災人禍、老病死、臨終關懷、死亡禮儀等等,這都顯示出這門學問的重要性。進而可說是一門不可回避的人生學問,雖然各種宗教的思想,縱然面對生死的觀點與態度有所差異。但,選擇這個題目的研究,是以佛教的立場去探討人類面對死亡恐懼的種種心理探索和研究!所以,這裏有兩個概念;一是死亡,二是恐懼。此研究將死亡與恐懼兩種概念進行探索,從中以佛教如何看待“怕死”的心理與原因,進而認識佛教是如何指導人們克服死亡恐懼的。

何謂死亡

人的生命從一誕生到這世界開始,就注定步上最後的終點。這就是我人生命恒古不變的定律-----死亡。死亡在佛教中,也是每個佛教徒所必然深觀探索的人生問題,以此確立信仰及我們的人生觀。

然而死亡,在佛教中係指人喪失壽、煖、識三者,而身體開始變壞的現相;在醫學上則指呼吸、心跳、循環,乃至腦細胞完全停止作用是為死亡。其實這一天的到來,似乎是沒有時空限定的,它仿佛穿梭在每一個時候!也就是佛教常言的“無常性”,因為我們無法預計這一天會幾時到來。進而死亡恐懼就在人們的隱秘深處,隨著歲月的飛逝漸漸的浮上水面;恐懼是一種心理活動,內心感到不安、害怕的狀態。試問有誰“不怕死”呢?

恐懼死亡之原因

故凡宗教學,均在開宗明義中指出宗教之所以出現,既是源於人類的----恐懼。在原始宗教當中,人類對宇宙萬物變化的現象無知,原始宗教則出現了。進一步,人類對生命的來去與生存開始充滿想像;我們的先人曾經恐懼雷電,認為它是神跡的產物,然而當我們發現它只是天空中的一種劇烈放電現象這一資訊時,我們對雷電恐懼便消失了。可知人類學的演進也透露出一個訊息,人類不斷努力去揭示宇宙萬法變化的真相,以至能夠安心的生活。

其實在經中也有說初學之菩薩均有『五怖畏』五種恐懼:(一)惡名畏,(二)不活畏,(三)死畏,(四)惡道畏,(五)大眾威德畏。其中有兩項和死亡恐懼最密切的則是第三者:死畏,指菩薩雖然發廣大之心,卻恐怕死而不能捨身命;第四者:惡道畏,意識指恐懼自己墮於惡道,而對治不善法。可知恐懼死亡並非絕然是一種反面的,菩薩修行因畏死之心,均能激發上求善法之念。

佛教教義無處不在教導我們這樁“生死事大”,我們該如何超脫生死束縛。在第一個議題的探討中,人究竟為何會死亡呢?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時,一般人会用邏輯的推理,來說明我們源於有“生”,再以此類推如何“生”呢?這個問題也就進入宗教所詮釋的範疇了,甚至唯物思想所演進的生物進化論!

其實,在佛陀修行中;佛陀看到老、病、死、沙門,並啟出家之念,感悟人生無常而欲擺脫生死束縛,出家修行。後來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一切法無非是緣起性,緣起一切畢竟無我的道理。廓然圓悟。成等著正覺,自覺、覺他、覺滿。後來到婆羅奈斯(Varanasi)鹿野苑,為五比丘開示四聖諦法。解說緣起之法則。這一過程中,可知佛教對死亡教育的深入探討,是可理解的。

(a) 錯誤的認知

雖然時代進步,科技發達,已經讓我們對外在的客觀現象不再恐懼,但死亡的恐懼卻在人類的歷史上不斷反復重演,究根到底這也就是宗教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然而,為何人類對死亡會依然感到恐懼呢?在一行禪師的《你可以不怕死》著作中提到:佛陀認為生與死都是一種概念,他們並不是真實的。就因為我們當真了。所以才製造出強而有力的幻覺,進而導致了我們的苦難。我們最怕的是死亡來臨後,一切將化為烏有!因為,許多人都相信生命只有一生,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直到死亡,就結束了。因此我們對滅絕充滿了畏怖。而在達摩難陀法師的《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中對死亡的恐懼也有精闢的闡釋,他說:事實上我們不是那麼受死亡本身所幹擾,而是受困於對它所抱持的錯誤觀念。死亡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盤據於心中對死亡的恐懼感。然而對佛教徒而言,死亡只不過是短暫存在的暫時結果,並非所謂「生命」的結束。而著名的日本禪宗祖師道元禪師對死亡的見地頗具直截了當:我們之所以恐懼死亡,是因為我們害怕活在當下的自己,會從這個世界消失的緣故。

(b) 因緣假合所生

以上幾位大德對死亡的詮釋,可讓我們一目瞭然佛教的死亡態度是無懼生死的。因為佛法的教義為緣起論者,眾緣相依。有情(包括六道眾生)為蘊、處、界和合者,與生死相續流轉中,因於無明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系。長夜輪回,不知苦之本際。其實,無明即是不明,它有礙于智慧的迷蒙,為愛所系縛。所謂“無明為父,貪愛為母”使我們產生了我見而導致不斷流浪生死!

生與死如同一條繩子的兩端,不可能剪除一端而希望保有另一端。生與死的奧秘其實很簡單,心靈(名)與肉體(色)的集合——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既是四大:地水火風四種物質的結合。受蘊:領納之義,就是五根對五境所承受的苦、樂、捨之感受;想蘊:則是對境界所產生的想像和心中動念於色境,知道其為青黃赤白,方圓長短。行蘊:為行為造作;識蘊:是了別之義,對境界了別識知事物的心理。所以五蘊的存在也可稱作“生”。五蘊的消散稱為死。而重新組合五蘊則稱為重生。如此反覆循環、周而復始直至我們達到涅槃的極樂世界。

在《四十二章經》第三十八章中,佛陀與弟子們有一段精彩的對話;佛陀問弟子們:人命在幾間?有一沙門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佛陀又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直到佛陀問到其中一個沙門,對曰:生命在呼吸間。佛陀才說:善哉,子知道矣。從這裏可知,從五蘊的結合,乃至生命的無常遷流中,生死其實盡在我們的呼吸之間。就在無常的法則裡更替不息。

縱然,吾人對於生命的自然法則無知之故,況復執著種種錯誤的見解。死亡恐懼則迥然盤據心間。

一行禪師引用了詩般的比喻說:你根本看不見雲的生日和死期。真相只不過是雲化成了雨或雪。死亡這件事情並不存在,因為是永遠在延續著。雲承繼了大海,河川以及太陽的高溫,而雨又承繼了雲。

克服死亡恐懼的方法

倘若我們要克服死亡恐懼,唯有對自我透徹的認識。透過知見地開發和對宇宙人生的探索,甚至趨於宗教信仰的薰陶與訓練,來補助我們開展對“死亡”真諦的覺知。

(a) 死亡是必然的結果 — 因緣觀

由於,我們對死亡有著錯誤的認知(概念),所以,佛陀教導佛子們,應當修習因緣觀、無常觀,深觀我們的身心世界均由四大五蘊,因緣假合。進而破除我們對生死的錯誤認識與生死眷念。達摩難陀法師在《如》中,也提及克服死亡恐懼的態度,雖然我們常看到死亡帶走多少人的生命,卻很少停頓下來自省----由於對生命的眷戀,我們無法接受死亡的想法,而事實上死亡是必然的。我們應培養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現實,隨時準備好去面對現實,死亡是存在的,而且隨時隨地均可能發生,這是無法逃避的事實。

一行禪師在其著作中提到說,其實滅絕只是我們的一種概念罷了,一旦體認你是無法被摧毀的,我們就從恐懼之中解脫了。因為佛陀的真理是不生、不滅;無來,無去;無同,無異;無永恆不滅的自我,亦無自我的滅絕。簡言之,我們真正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只有洞察到我們真正的本性,才能轉化對不存在和滅絕的恐懼。這也就是當我們體悟到生滅之理時,“世上沒有我或個體,面對這個大宇宙,小而微地來說,構成世界一部分的是人類,死亡來造訪時,人類不過是改變形態罷了。” 道元禪師《死亡的真諦》。因此,當我們活在當下時,應盡一切努力綻放光明,死與我們毫無關係,不需在意它。

(b) 宗教信仰的修練

(一).受持五戒

在佛教教義中,除了改變我們對死亡錯誤的認知以外,我們也可通過宗教信仰,來培養及面對死亡的勇氣。佛教基礎教義都會教導我們修持五戒十善,它能幫助我們超越生死恐懼;五戒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告訴我們,五戒是「人乘之因」,若能如實一生依教奉行,必定能夠保住人身,來生還得人身,不會墮三惡道。五戒內容:「不殺生」:不去侵犯一切眾生的生命,以此培養我們的慈悲心;「不偷盜」:就是不與取,沒有別人之同意和答應而自取,則是偷盜。其目的是幫助我們修學清淨與布施供養;「不邪淫」:有正當的婚姻關係;「不妄語」:不欺騙他人;「不飲酒」:防止酒後會做出殺盜淫妄之戒。
下列並指出一個真實案例,大衛‧莫利斯是西方有名的佛教徒學者,享年八十五歲。在他死後不久,有位作家接到來自他的一封信(顯然是他早已寫好了,並指示在他死後郵寄出去),內容是這樣的:「你會很高興知道今天我已死了,因為有兩個原因:首先,得知我已從疾病的痛苦中解脫,你會為此放下心中的一塊巨石。其次是,既然我是個佛教徒,且忠誠的遵守五戒,因此,你知道我的下輩子不可能籠罩在愁雲慘霧之下。」

(二).修十善道業

同時,若想生天者,則可修「十善業」。德行標準有十條為五戒的擴展。「身三」:身有三條戒。「不殺」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是五戒的前面三條。「約身如繩,身業清淨」:約束自己身,像繩子一樣拉得很直。約束自己,身業清淨。
「口四」:口業有四種。第一、「不妄語」:不謊言。第二、「不惡口」:不說粗魯的話。第三、「不兩舌」不挑撥是非。第四、「不綺語」:不花言巧語,用意不善,擾動人心的語言。所以佛制戒律,就是教我們「守口如瓶,口業清淨」。
「意三」:意業有三種,不貪、不瞋、不痴。這十條是生天的基本條件。若能依此行去,人生的目標明確,對死亡則不會再感到恐懼。

(c) 修定入觀

另外,佛教的修習在《佛遺教經》有云“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佛陀強調修定的重要性,能讓我們透視死亡的真相。知道世間的生滅現象。經過修定的訓練,則能開啟我們的智慧;“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監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當智慧的明燈燃起時,心中的黑暗將會除去。再也不受生死煩惱之相所束縛。

(d) 發願求生佛國淨土

在佛教中最常教導人們超越生死的法門還有發願與反省懺悔之法。尤其可透過信願的力量加持,讓我們接著信仰的信念超脫生死恐懼,此法門則是持誦彌陀聖號,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當人們對阿彌陀佛世界信心充滿時,於此修練的方法,則以信為入,一心恆持聖號至一心不亂。在臨命終,彌陀如來當必接引。這是借助他力的易行門得於超脫。經中有云;西方極樂國土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土之外,其佛名號阿彌陀,彼佛未成佛時,曾發四十八願,其中有稱念名號者,既當接引往生之願。

結論

當然,佛教的法門無量,有八萬四千之說。以上所引述的方法僅是佛教普遍指導眾人超然生死恐懼的方便。倘若欲更深層對生命的探尋,我們必須時刻觀照無常迅速,生死大事。面對被賦予尊貴的人生,不可一時懈怠、輕忽,必須努力地朝世尊指示的生存之道邁進。

參考資料:
《佛遺教三經》
《你可以不怕死》一行禪師、胡因夢譯 橡樹林文化出版
《死亡的真諦》傅偉勳主編 小松正衛著 王麗香譯 大東圖書出版
《根本佛法概要》 釋淨心 撰述 淨覺之聲空中布教中心
《佛法概論》 印順導師著 正聞出版社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達摩難陀法師著(網絡版)
工具書:
佛光大詞典

Departures 溫柔的送行者



禮儀師之奏鳴曲

這是一部頗具價值的電影。一種耐人尋味,且蘊含着一種深度,使人觀賞完畢以後仍然迴荡在腦海里盤旋。其實每一部影片,都有它所要傳達的訊息與思想,而這部電影所要和我們傳達的訊息是什麼呢?我想就是「生死學」這個議題了。其中涉及的重點如:職業無尊卑、死亡尊嚴、生命的意義和藝術與父子情誼。

溫柔的送行者--禮儀師
顯然,這是一份特殊的工作,也是讓人所誤解的行業!事實上,它比任何行業都來得更接近生命的真實¬¬¬¬¬-死亡。接觸死人是需要勇氣的,而這種勇氣則來自它的精神體現;就因為從死亡中看見生命中的光明面,他(大悟)坦然決定面對生命的真實。幾度曾想辭職的他在喪者家屬的感激與前輩社長的帶領下,體會到了死亡的莊嚴與這份工作的重要性。禮儀師的工作就像一個溫柔的送行者,為往生者潔淨身軀、重塑容顏,做好旅行的準備,同時亦救贖了傷心的家屬,甚至化解生前的不愉。給生命最後的余輝留下一種尊嚴,引領往生者前往另一個世界。
工作其實並無卑賤,只要是正當的職業,取之有道,都應該得到尊重,就如主角(大悟)和妻子(美香)的那段對話;
美香:你不覺得作這一行很丟臉嗎?我只希望你做一個普通的工作。
大悟:什麼是”普通”的工作? ”普通”是怎樣定義的呢?死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要死,包括你和我也一樣。這段的精彩的對話,道出了死亡是如此”普通”也如此”接近”我們啊,只是一般人總是選擇迴避死亡一天的到來。

尊嚴的死亡
說穿了,人死了那有什麼像活人般呢?他可永遠張不開笑臉了,而禮儀師的儀式過程中,溫柔的為往生者潔淨身軀、重塑容顏後,體現了悲痛家屬和亡者完美的道別。

琴聲伴花謝
主題配樂是這部電影的靈魂,實為動人心弦。當鏡頭緩緩的推移,一人在遼闊的平原獨自伴奏時,加上一幕幕生死別離的畫面和大提琴的悠揚旋律中,我哭了!在他小時模糊的記憶,父親的面容早已模糊(生離),直到面對父親的遺體......冰冷僵直的手,在死前仍緊緊握著當年自己送的那顆鵝卵石,父親的面容終於在記憶中清晰了起來......(死別)。這是一段遺落的情,宛如在每個人的背後都埋藏着不為人知的心酸史,就如那塊石頭般,壓在無法痊癒的傷口上,而美妙琴音黯然伴着思念的心,直到遇上人生的終點,才會抹去過往的傷痛!

然而在棺木里的亡者,不管是老、是少;家屬是喜、是悲;信仰不管是佛教、神道教或基督教,最終彼此都要隨著無常,花開花謝。有時候,人死了才顯得彼此的距離拉近了,或許才追憶亡者的存在過!甚至,才悔不當初!

當主角(大悟)為自己的父親處理善後的那一幕;他從僵硬的手中拿出一個小石頭,他曾說過,這個石頭是一種符號,來表示給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意,那是平滑、圓形的,也就是心情是平靜的,是祝福的。說明那一個父母不想念自己的孩子呢? 他一邊含淚,一邊為父親抹拭風霜的臉。也抹去了過往的埋怨,只留下清晰,而美好的回憶。最後一幕,主角將石頭放到其懷孕的妻子肚子上,以示又是新生命的開始。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多一個語言,多長一隻眼晴。

多一個語言,多長一隻眼晴。



我很榮幸自己來自一個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种語言的國度,這种背景使我走得越遠,越覺得人生的路越寬濶無比。尤其在現代資訊的時代裡,顯得適應能力更為適合時宜,因為多一個語言,就相當於多長一隻眼晴。在觀賞世界變遷的時候,就多了一隻眼,多了一個角度。

長多一隻眼晴

最近喜歡上學語言,我想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耐心學習。因為學語言的最大樂趣 就是可以學習;多一種包容、多認識一種文化習慣和開闊一個人的胸襟。語言本身就一種工具以助彼此透過溝通來互相瞭解,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當我們去學他人的語言時,也就在接受一種不同的文化習慣和思考模式。因為,語文的法則和民族習慣是脫離不了關係的,有些詞義是可以規範的,但有一些純脆是一種習慣,難以去解釋。所以,英文老師都喜歡說,學語法這回事嘛?就是多聽說讀寫和多做練習,日積月累,久了自然就會了!聽起來還覺得滿輕易能辦到的,可是在實際操作的同時,就會面對缺乏環境、無法堅持的情況,乃至有些語文上的疑問,就是一种習慣,找不到解答。何況語言文字本身就是會隨着時空而改變。

還有一种情況,就像來台的日子,能夠使用台語溝通,就能夠很快拉近彼此的距離。甚至在吸取對方的文化時,顯得直接性。這一點可說明,聽得懂對方的語言,就是可以接受新知的開始。很多外籍生來台雖然掌握了中文,但還是很難融進這個社會,為什麼呢?道理就在這裡,語言是通向彼此理解的開始。

另外,我的學校裡有許多來自不同國藉的學生,有幾次我就看著越南及泰國同學在上網,仔細看一看他們的越南網、泰文網,裡頭都有許多特別的資料,雖然我看不懂,但還是覺得他們所上的網頁是我從來不能到達的地方,為什麼呢?那裡有一片網絡世界,是屬於一些能揭開這個語言密碼的人所能夠開啟的角落。

其實當我們在上網時,我們腦子裡的東西是有限的,而所存有的知識與認知,就如互聯網一樣,你能想到那裡,所能到達境界也就在那裡,所以我們只能去解開自己所能解碼的範疇而已。

能多學一種語言文字,就多長一隻眼,能使我們擁有更開闊的視覺和胸襟去看待世間的人事。